本帖最后由 紫雨 于 2011-8-3 11:35 编辑
(是自己写的,希望大家支持!)
如果我们天天睡觉,天天玩,天天无所事事,如果我们不储备点知识,如果我们不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如果我们还是那么的无知,如果我们还是自以为是,我们拿什么跟人家竞争?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一个天天睡觉的人和一个天天充电的人相比,一潭死水和活水相比,苟日新,日日新,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会产生什么结果?笨不是借口,古人就常常告诉我们,勤能补拙,人一能之,己百之;人百能之,己千之。
对于思考,这是一种技术活吗?如果是,思考又是怎样的一种技术?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就讲过他是怎么培养思维能力的,他说29岁进入麦肯锡做咨询管理工作,什么都不懂,因为先前自己是研究核电力的。在他著作《思考的技术》中说,“当时我是从横滨出发去公司上班的,所以每天早上就利用横滨到东京车站的28分钟通勤时间,给自己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例如,一言看到垂吊式的车厢广告,就以这个广告为题目,思考:‘如果这家广告公司的总裁要我协助他们公司提高业绩,我该怎样做?’当脑子习惯思考之后,思考速度自然会加快,于是我就从每天一个题目,进步到每隔一个车站都可以思考一个新的题目。看到一个不同的广告,马上就提出假设‘如果这么做一定热卖’,然后思索该收集什么材料、该怎样分析等等,也就是说,我在训练自己的脑子……”。首先很敬佩大前能够持之以恒锻炼自己思维能力,第二,对大前的这种思维锻炼方法很震撼,对我们的启发性和实用都很强,如果想锻炼思维能力,这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在固定时间了给自己一个简单的题目,去思考原因、结果、方法等等。
所谓的思考的技术,我个人认为就是一种解决或者分析问题的能力,一种能够体察现象背后的本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高低就是人与人之的差距。 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就是我们思考的技术,有几个小方法,如每天写东西,记录或者分析一些自己看到东西,时日长了,自然写作和分析能力都能提升。都说喜欢看书和写作的男人具有无穷的魅力。一方面可以够培养一个好的心态,另一个方面可以改变一个男人的思想和行为。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散文,是他对人生、社会、学问等的看法,看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能够感受思想如行云流水般的快意。曾在书里见过他对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他说,“一个人一生不知道要思考多少问题。当你思考甲问题的时候,乙问题的资料对你来说没用。可是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会思考乙问题来。你可能回忆起以前看书时曾碰到过这方面的资料,现在再想去在查找,可就‘云深不知处’了。这样的经验我一生不知碰到多少次,想别人也必然相同。”
“那么怎么办呢?最好脑海里思考问题,不要单打一,通俗要思考几个,而且要念念不忘,永远不让自己的脑子停摆,永远在思考着什么。这样一来,你搜集面就会大得多,漏网之鱼也就少得多,材料当然也就积累得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旦用起来,你就左右逢源了。” 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只满足于现象,脑子里多想几个问题。如果不知道想什么问题,还有一个好的锻炼思维的方法,虽然做到天天写篇千字小文,但是可以偶尔写写,然后再用5分钟的时间复述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另一面,无形中提升我们组织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不仅仅思考是有技术的,而且这种技术是可以通过锻炼获取的,如果我们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经常给自己充电,你和别人的差距就像一潭死水和活水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