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46
金币- 669 枚
威望- 0 点
经验- 10 点
体力- 99 点
- 在线时间
- 17 小时
|
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是新兵连结束那段时间,写了好久,今天拿出来和校友们分享下,又到毕业时节,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个好工作,也希望在绿色方阵里能看到11级的大学生转现役的同学。。。。。
从哪写呢,既然写给自己的那就…………………
9月4号,北京到呼和浩特的火车上,虽然坐过很多次长途车,但这次最特别,知道自己要到一个地方很久不能回来。
印象老沙:呼指第一天,一走进班级,窗子上坐着一个人抽着烟,第一印象就是黑,什么都没有,他就是后来我的班长我叫他老沙,老沙全名叫沙其尔,呼伦贝尔来的汉子,六年兵,曾经是某侦察连战士,新兵连训练内容都是先简单到难,开始的队列动作和擒敌拳说实话老沙做的真是不到位,班里战友也经常拿他开玩笑。后来班级被队长点名批了几次,老沙就总是骂我们“一群傻逼,一群贱皮”,这两句话也被田娃后来广泛应用推广,经久不衰。老沙改变我们看法的时候是体能课和战术枪械课,当时讲解枪械分解,老沙就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式把枪拆装了一遍,战术动作那也是一个字“到位”,后来老沙告诉我们他新兵连没练过什么队列,擒敌就是枪械、体能,先汗个。不会队列的班长教出来的兵什么样?四中队体能狂班,每天晚上8:30到9:30的体能训练雷打不动,现在我还保持这个习惯受益匪浅,后来的胡斯乐区队长也多次表扬我们班对四中队的体能成绩的贡献,还有叠被子,四班的被子整体水平在四中队也是数得上的,这也和老沙平时的细心教育、严抓紧打分不开的。11月底老沙走了,留下了遗憾没有学到他如何打背包,这也让我一看到我内务时就想到了他,驻守在内蒙某偏远边防派出所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干事,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边防事业的边防军人,怀念你老班长。
印象大王:大王是我们队长,长的帅,军事上算是个百科全书,没有不会的,会的全都过硬,大王第一印象就是他的队列动作,很荣幸我被选进队列标兵班,听他亲自讲了几节课,可以说我是服他了,标准。还有一次战术课,我们刚练完匍匐站起来打扫身上土,突然来个命令向后匍匐,当时大家全都蒙了不知道怎么做,大王一旁看着我们一头雾水的笑了笑,一个空中鲤鱼打挺,漂亮的空中转身,稳当落地出枪瞄准,悔当初没学会这手叱咤大学足坛。大王平时都是一副盛气凌人的表情,不过军训结束时他还是哭了。
印象春节:在呼指我过了第一个外地的春节,在部队过年还是挺有意思的,自己包饺子,组织看春晚,做灯笼,小胡说:有四百多人陪你过年恐怕一辈子就这一次了,是啊就这一次了。三十晚上放礼花出个笑话,一个花弹在我身边爆炸,还好没受伤,别人说“空中一声巨响,哥哥闪亮登场”。
印象四班:四班是的我的家,不过我真想不起来那些日子到底发生什么了,我的语言所能表达的印象----------同甘共苦。
呼指印象的事太多了,不过大多都是很美好的,那时我做了7个月的真正桢哥,我和刘哲说以后工作了我们再也不会这样了,在这里没有利益,没有冲突,有的是这份情谊,这个印象。
呼指的最后印象:回来的路上我靠在车上,看着战友们把整个车厢的酒水喝光,看着战友哭的泪不成人,和大家一起唱着“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战友之歌
--------------------------------------------------------------------------------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 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 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 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钢铁集体! 战友战友目标一致, 革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 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 战友战友,为祖国的荣誉为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并肩战斗夺取胜利,夺取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