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雨 于 2011-8-4 06:43 编辑
这是我自己写的帖子,希望大家支持。有次在路上看到“人到无求品自高”,好像是在生活桥吧,觉得很好,虽然不知道意思,就记住了这句话。
难道人没了追求品格就高了吗?那么,人为什么没有追求品格就高了呢?这是什么逻辑啊!真是不好理解的问题。然而,我们出发点已经错了。人到无求品自高,并不是说人没有了追求品格就高了,不是的。古人常说,“求于人者畏人”,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去找朋友借钱,最好一见朋友就直接进入主题,别客气这客气那,要是坐下来又吃饭又喝茶,您还好意思提借钱吗?是好朋友也没必要搞得那么麻烦。如果恰好朋友也没钱,他也很伤心,两个人很伤感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进入主题,朋友说没钱,就走人,别让他觉得不好意思,别伤了两人的感情。向别人借钱,寻求帮助,多少有点担心害怕。更有甚者畏手畏脚,低三下四,连抬头说话的勇气都没有,这就是“求于人者畏人”。所以,一个人,活一辈子,几十年下来,做到一生无求于人,这样自然活得潇洒轻松,品格自然高,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就是他的资本。
话说回来,一个人,一辈子,从不向人伸手,谈何容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减少求人的次数,不到迫不得已不向朋友伸手。况且,人们都不喜欢麻烦的人。有求于人,不是想不求就不求的,现在的社会是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复杂,我们只能化繁为简,如老子所言,“少私寡欲”,尽量少求于人。人的欲望是永远存在的,首先得正视它,其次从内心出发,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欲望、需求,减少对物质的追求,这样才尽可能靠近“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潇洒境界。 金庸:人到无求品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