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山东农业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头朝哪睡觉好?注重睡眠可养生 [复制链接]

Rank: 16

UID
10018
金币
2015 枚
威望
0 点
经验
307 点
体力
21 点
在线时间
59 小时

水王勋章 七夕纪念勋章 风流GG勋章 完善资料勋章 俏皮MM勋章 寻找爱情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07:47: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医提倡“未病先防”与“上工治未病”,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所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提高正气与抗病能力为主的养生观点。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调节日常生活方式,可以养生防病。至于睡眠养生,中医自然也有独到秘笈。      注重睡眠可养生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所以,掌握睡眠养生要领,便可踏上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
      “天人合一”的观念全世界通用
      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体不仅要维持体内循环和谐,还要注意与自然界外部环境的和谐。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副主任陈秀华指出,随着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人体必然与之相适应,故有“四时养生”之说。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
      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关于睡觉的方位,有不同的说法,令人困惑。有研究指出,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中医对睡眠的要求也很高
      中医指出,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反而建议大家,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入睡前应“安神定志”、饮热牛奶或蜂皇浆,或用温水沐足,最好能辅以足底按摩等,以利“心肾相交”……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更明显效果。
      药膳调理睡眠障碍
      失眠、多梦、浅睡、易醒,相信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最熟悉的困扰。这些睡眠障碍,属于中医理论“不寐”、“郁病”、“虚劳”、“心悸”等范畴,与多种疾病相关,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如郁病多与西医的抑郁症、焦虑症或更年期综合征相关,年老体虚或久病重症而致“虚劳”也会影响睡眠;因消化功能紊乱而造成的睡眠障碍,正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相符;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心悸、气促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也会影响睡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实习版主

【论坛VIP用户】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9901
金币
324 枚
威望
4 点
经验
106 点
体力
51 点
在线时间
349 小时

风流GG勋章 新手勋章 水王勋章 七夕纪念勋章 生日纪念勋章 完善资料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8-9 08:07:33 |只看该作者
我是勾勾学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Rank: 2

UID
10474
金币
234 枚
威望
0 点
经验
24 点
体力
20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板凳
发表于 2011-8-9 09:26:26 |只看该作者
嘿嘿,顺便把我的笔记贴上
《曾国藩家书》,包括做人处事、学习立志、持家、养生等。人们对曾国藩评价都很高,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毕竟是19世纪的人,文字有些生涩但,还需要一些耐性。他对养生的看法,很棒!值得我们借鉴,如饭后千步走,睡前夜夜洗脚等等都是他一生的经验总结。
做了点儿小笔记,关于养生的看法。
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日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        凡医生危言深语,切弗轻信,尤不可轻于服药,调养功夫全在眠食二字上。
        弟在营须保养身体,肝郁最伤人,余平生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调之(既和易谦恭)。
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        家中后辈子弟体弱,学射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        保养之法在于饮食节欲。泽儿虽体弱,而保养之法,亦惟在慎饮食,节嗜欲,断不在多服药也。
        药能活人,亦能害人。良医则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庸医则害人者十之七,活人者十之三。
        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三个月后必有大效矣。
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        余阅历已久,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无病时,可偶服补剂调理,亦不可多。
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修身齐家须以明强为本。
        然此间余与一二知者皆恐弟触动肝气,极不放心。此半月中,弟当自为宽解,无稍抑郁。
        弟信中有云“肝病已深,痼疾已成,逢人则怒,遇事则忧”等语,读之不胜忧虑。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
        腹泻及不食油荤均不足介意,惟肝脾二家全仗老弟以心治之,非阿兄所能助谋,亦非良医所能为功,弟之天军既神医也。
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        建非常之功勋,而疑谤交集,虽贤哲处此,亦不免于抑郁牢骚。然盖世之事业既已成就,寸心究可自怡而自慰,悠悠凝忌之来,只堪付一笑。
        古人以惩忿室欲为养生要诀。惩忿既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室欲既吾立信所谓知节啬也。
        药剂虽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也。
        尔虽体弱多病,然后宜清净调养,不宜妄施攻治。
        顺其自然之意,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
        尔母患头昏泄泻,自是阴亏脾虚之症,宜以扶阳补脾为主。
        余近学祖父星冈公夜夜洗脚、不轻服药,日见康强。
        凡道家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        胸襟开阔,弗药可愈。
        余现在养生之法,饭必精凿,蔬菜以肉汤煮之,鸡鸭鱼羊豸羊炖得极烂,又多办酱菜腌菜之属,以为天下之至味大补,莫过于此。
        养生六事儿勖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既练习射箭之类);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        为学四事勖儿辈:一曰看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多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

山东农大温暖的家QQ群(106352357)欢迎您的加入!我们将是校友,我们是朋友,我们见证友谊,我们共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高中生

土木工程迎新大使

Rank: 4

UID
9680
金币
1427 枚
威望
1 点
经验
57 点
体力
43 点
在线时间
114 小时

新手勋章 风流GG勋章 爱MYADSU勋章 七夕纪念勋章 完善资料勋章 水王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1-8-9 09:45:07 |只看该作者
不是无情 亦非薄幸
               只是在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
                 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
                  生命终将终荒芜的渡口
                    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2Rank: 32

UID
9891
年级
10级
金币
580 枚
威望
5 点
经验
116 点
体力
27 点
出生地
 济南市
在线时间
317 小时

爱MYADSU勋章 风流GG勋章 七夕纪念勋章 爱心学长勋章 完善资料勋章

墙角
发表于 2011-8-9 10:49: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郭辉 于 2011-8-9 10:49 编辑

{:012:}看不懂的飘过~{:019:}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

UID
10018
金币
2015 枚
威望
0 点
经验
307 点
体力
21 点
在线时间
59 小时

水王勋章 七夕纪念勋章 风流GG勋章 完善资料勋章 俏皮MM勋章 寻找爱情勋章

地基
发表于 2011-8-9 13:32:11 |只看该作者
{:9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关闭

山东农业大学论坛-你永远的家

社区首页| 家园首页| 群组首页|手机版|山东农业大学论坛   

GMT+8, 2025-4-22 17:52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