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舞台 海报的光芒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艺术设计系 系主任 吴学夫
海报则是平面设计中的“贵族”,海报集中体现了设计在图形、文字和版式以及印刷工艺等要素构成的设计语言方面的形式特征。海报设计是艺术与商业之间的“中间者”,它的一头连接着艺术理想和创造力,另一头连接着信息传播和实用目的。海报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公共信息传播的载体,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当电子媒介尚未兴起时,海报是媒介“冷兵器”时代最受宠的大众传播形式,因此,海报继承了纯艺术创作的那种品质和优雅,其优良的血统流传至今。今天的海报地位不再象当年那样的风光,作为平面印刷媒介的海报,处于电视、网络等媒介喧闹之中,这一纸上的艺术,变得有些沧桑落寞,电子屏幕取代了公共艺术的位置,即使同样是印刷媒介物,商业海报的占有量也远远超过文化海报。如今,只有一种类型的海报仍在坚守着纯粹的艺术精神和美的信念,那就是为歌剧、话剧、舞蹈、音乐会等表演艺术形式所设计的海报,我们把它称为“表演艺术海报”,这是最后的贵族,也是在设计领域中担负着文化拯救角色的强者——在嘈杂的环境中,那些充满惊人创意和艺术美感的戏剧海报、电影海报总是能够留住我们的视线,表演艺术海报安静平和但又闪耀着光芒。 海报的最初形态就是为表演艺术进行设计的艺术,1891年印象派画家劳特累克为巴黎红磨坊的表演所设计的海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海报。视觉艺术家们纷纷参与海报创作,以高超的视觉艺术语言对表演艺术进行创意性地阐释,使海报成为一门高品味的公共艺术。从此往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表演艺术海报始终是平面设计师的美学境界之最高层次象征,并将表演艺术海报作为自己艺术成就的最高体现,而这些伟大的杰作又构成了世界设计史上最经典的代表作品。 正是因为这种对海报的热爱,因为对大师们的杰作多年的仰慕,也因为我们一直在遗憾中国缺乏这样系统性的表演艺术海报设计传统和机制,所以我们在国家大剧院策划了“纸上的舞台——第一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纸上的舞台”这个主题是对本次展览属性精确地描述,因为“表演艺术海报”就是在平面的纸张上以视觉化的语言对各类舞台演出剧目进行表现的艺术类型,每一张海报传达的都是关于舞台和音乐的故事。其次,“纸上的舞台”喻示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上演着设计师的创意、思想与技巧,并传达着信息和审美,平面设计的过程就是在平面的空间上创造美的过程。主题背后其实还隐含着一种希冀:作为一种公共艺术的海报,承载了政治和商业的双重要求,同时又要努力去传达自身的艺术价值,因此,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与可供发挥的自由舞台,这样无论是对创作还是大众审美都是一件幸事。中国的公共媒介正面临着一场审美危机,作为“社会艺术”的海报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媒介,它通过在纸张上印刷并张贴的方式使大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介入艺术、介入文化,相比于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海报的传播形式更加简便,成本也更低廉,最重要的是,它是反映一个城市或国家的艺术指数所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理性地思考,海报需要在一个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下成为一项社会艺术计划,才能实现其艺术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去看这些美丽的海报吧,它提醒我们一件重要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美的信念。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艺术设计系 系主任 吴学夫
www.stageonpaper.com
|